【存实区域】双城经济圈——增长极与新高地

来源:上海仁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1-01-18

【存实区域】双城经济圈——增长极与新高地 

导读:

 

双城经济圈的崛起已经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格局将会产生重大变化,就当下的预估来看,十四五期间,双城经济圈将会成为国家重要的“第四增长极”与“内陆发展的新高地”。本篇文章着重探讨双城经济圈的增长极与新高地。





    01  发展的新增长极


 成渝城市群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所以会成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之后中国发展的第四极,主要有五方面考量:一是国土空间布局上的内陆战略支点地位;二是经济和人口方面的体量较大;三是经济规模和常住人口占比呈上升态势;四是城镇化水平较高,两大中心城市辐射力突出;五是历史文化相通,城市之间联系紧密。

  •       面积占全国的1.93%:双城经济圈的面积大约18.5万平方公里,低于长三角和京津冀,但是粤港澳的3.3倍。

          常住人口占比上升:2014年,常住人口9094万人,占全国的6.68%;2018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占全国的6.89%,占西部地区的比重接近30%。双城经济圈人口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近五年新增常住人口近200万人,特别是成都2019年常住人口已达到1658万人,最近三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均超过25万人,2017年“人才新政”实施以来,已累计吸引超33万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

  •       GDP占比呈上升趋势: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3.76万亿元,占全国的5.49%。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合计5.6万亿元,占全国的6.3%, 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超过1/3。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中国GDP前十的城市中,双城经济圈有两个,重庆和成都分别是第三名西安的2.5倍和1.8倍。 过去20年,成都和重庆经历高速发展,GDP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达到15%,高于全国13%的增长水平。
  •       人均GDP属全国中下水平:2019年,双城经济圈人均GDP大约为62000元,低  于全国的70774元。其中,成都为103386元,重庆为75555元。


附注

人才新政:2017718日,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通知
但值得注意的是,2
011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的目标是2015年成渝经济区GDP占全国比重达到7%,即使考虑到区域范围的缩小因素,这一指标至今尚未实现。当然,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大于成渝城市群。

其他八个分别是:长三角有3,上海、苏州、杭州;粤港澳有2,广州和深圳;京津冀有2,北京和天津;其他是武汉。




    02  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双城经济圈是我国中西部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地区,更重要的是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双城经济圈地处我国内陆,是我国向西、向南开放的核心节点,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体制的重要支撑。

  •       开放区位日益突出:双城经济圈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向东可沿长江可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直接联系;往西南方向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和南亚,打造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经济走廊;向西北方向可以依托中欧班列通道,推进成渝城市群与中亚、欧洲等地的经济联系。
  •       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成渝一直是我国内陆开放的先锋。2019年,四川、成都、重庆进出口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4%、17%和6%,高于全国3%的水平。特别地,2019年成都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重庆,位列西部城市第一。2001年以来,成都和重庆实际利用外资额快速增长,2001-2019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8.6%、18.2%。
  •       中欧班列的“火车头”:截至目前,成都和重庆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1万列,2019年占全国数量的份额超40%。此外,成都和重庆中欧班列在重厢率等质量评价指标上也持续位于全国领先,2019年综合重载率分别为93%和94%。

返回列表